又是一年春草綠;
依然十里杏花紅。
——清•佚名撰(見《中國春聯集解》)
立春,是二十四節氣之首,標志著一元復始,萬象更新。
“一年之計在于春”,古人對這個節日十分重視,歲首習俗一度替代了春節。在這一天,“迎春”“探春”“鞭春”“打春”,乃至“吃春”“咬春”,同很有意義,而“春帖”“春詞”則是文人們這天的“迎春賀卡”。
南朝《荊楚歲時記》記載:“立春之日,悉剪彩為燕以裁之,帖宜春二字。”“宜春”是早期春帖最流行的祝詞,但風雅的文士總喜歡發揮,大約唐代起,春帖題詩已十分普遍。在敦煌藏經洞,曾發現一張謄錄春帖的唐人寫經,“寶雞能僻(辟)惡,瑞燕解呈祥。立春(著)戶上,富貴子孫昌……書門左右,吾儻康哉。”不僅押韻,還兩兩對仗,尤其“書門左右”的習俗,還是我國春聯的雛形。
明清以來,春帖則多似春聯。明人《汀州府志》說,“春帖,大夫之家俱用五色箋書聯句”,顏色比春聯豐富,是應和了春天的色彩。而像“又是一年春草綠;依然十里杏花紅”,“芳草春回依舊綠;梅花時到自然香”“雨洗杏花紅欲滴;日烘楊柳綠浮初”這些句子,最常被寫。
“柳條漏泄傳春早;梅萼芳菲得氣先”,不少春帖都喜以梅、柳落筆,花草十分應景,筆觸更春光盈盈。
上篇:
下篇:
主辦單位: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.sos-jo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: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
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
建議使用IE瀏覽器,IE8~IE10版本1280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顏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