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秀才封王,主持半壁舊河山,為天下讀書人頓生顏色;
驅外夷出境,自辟千秋新世界,愿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。
——清·丘逢甲撰(見《臺灣雜談》)
1662年2月1日,荷蘭駐臺灣長官揆一簽字向民族英雄鄭成功投降。寫滿殖民恥辱的《熱蘭遮城日志》記到這一天為止。
1895年,甲午戰敗,當臺澎諸島要割讓日本的消息傳來時,辭官返鄉的臺灣詩人丘逢甲咬指寫下“誓不服倭”的血書,和鄉民們一起自發抗擊,他們的精神坐標,正是兩百多年前誓保臺灣的鄭成功。
為鼓舞士氣,他在老師臺灣巡撫唐景崧原聯的基礎上,改寫了這副題鄭成功祠堂的佳作。據民國《對聯話》記載,唐景崧舊聯是:“由秀才封王,為天下讀書人別開生面;驅異族出境,語國中有志者再鼓雄風。”同時期的《南亭聯話》則記載,此聯為唐景崧出句,丘逢甲屬對。然孰先孰后,已不重要。
鄭成功從一個秀才,到萬人敬仰的延平郡王,苦苦撐起半壁江山,自然為讀書人增得顏色;而后來驅荷保臺,更是鼓舞著無數國人的斗志。清康熙皇帝也有緬懷鄭成功一聯:“四鎮多二心,兩島屯師,敢向東南爭半壁;諸王無寸土,一隅抗志,方知海外有孤忠。”構思略同,不過立場不同。丘逢甲將唐聯“別開生面”改為“頓生顏色”,感情色彩顯然更強烈,尤其中間新加的兩句,更說明此聯乃借題發揮,實為抗倭之宣言書,至今讀來還讓人心潮澎湃。
上篇:
下篇:
主辦單位: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.sos-jo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: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
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
建議使用IE瀏覽器,IE8~IE10版本1280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顏色